電磁流量計會遇到電導率下降,往往導致電磁流量計無法正常運轉工作,那我們該如何解決呢?流體電導率的降低,將增加電極的輸出阻抗,并且由轉換器輸入阻抗引起的負載效而產生誤差,因此,按如下所述原則,規定了電磁流量計應用中流體的電導率的下限。電極的輸出阻抗決定了轉換器所需的輸入阻抗的大小,而電極輸出阻抗,可認為流體的電導率和電極大小所支配。在理論分析時,將電極作為點電極,大小可以忽略,實際上,電極有一定大小,當直徑為d的圓板電極與電導率為K的半無限展寬的流體接觸時,其展寬電阻為1/2Kd,因此,如果管道直徑D>>d,則電極的輸出阻抗為兩個展寬電阻之和,即等于1/Kd。一般測量的流體電導率的下限為5μS/㎝~10μS/㎝,所以,若電極直徑為1㎝,則電極的輸出阻抗就為1/Kd=100kΩ~200kΩ,為使輸出阻抗的影響限制在0.1%以下,轉換器的輸入阻抗應為200MΩ左右。
電磁流量計口徑通常選用與管道系統相同的口徑,如果管道系統有待設計,則可根據流量范圍和流速來選擇口徑。對于電磁流量計來說,流速以2~4m/s較為適宜。在特殊情況下,如液體中帶有固體顆粒,考慮到磨損的情況,可選常用流速≤3m/s,對于易附管理的流體,可選用流速≥2m/s。流速確定以后,就可以確定流量計口徑。